選委會選舉|分析商界勢力版圖變化 新制度下影響力大減

商界在選舉委員會佔300席位,甚具影響力,各大財團每屆均會派人出選搶佔席位,投票取向足以左右大局。

2016年選委會選舉中,單單是長和系、新世界、會德豐、新鴻基及恒基五大地產集團,便穩佔至少41席,長和主席李嘉誠、會德豐主席吳光正、新世界集團主席鄭家純、恒基主席李兆基等人均躋身選委。

選舉制度改革後,第一界別「工商、金融界」維持300人,但整體選委人數增,令商界席位由以往佔25%減少至20%,影響力有所下降。

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資深顧問李嘉誠(左)及其長子李澤鉅(左二)(資料圖片/羅君豪攝)

回顧2016年選委會選舉,長和李嘉誠家族背景者有10人參選;新世界集團、會德豐、新鴻基地產各有9人具上述財團背景,另有6人具恒基背景。最終有長和系、新鴻基、會德豐背景候選人中,分別都有9人當選,新世界集團和恒基兆業則分別有8名及6名相關背景的人士當選選委。41人中,有超過半數、23人為自動當選,包括李嘉誠、吳光正、鄭家純及李兆基等。

各大家族中,也有人憑其政界背景成為選委,例如李嘉誠長子李澤鉅、李兆基長子李家傑、以及吳光正、鄭家純均循政協屆別成為選委。

商界勢力「明升暗降」

選舉制度改革後,第一界別「工商、金融界」仍然為持300人,但整體選委由1,200人增加至1,500人,換言之,商界選委比重由25%降至20%。具體至界別分組,「商界」分組由兩組增至三組,但新增的「商界(第三)」其實是原來的界別「香港中國企業協會」,再看席位數目,「商界(第一)」和「商界(第一)」的席位分別都由18個減至17個。兩個界別的選委分別由香港總商會、香港中華總商會成員以團體票選出。

交通銀行(香港)(資料圖片 / 高仲明攝)

2017年特首選舉,五大家族中,包括李兆基、鄭家純、吳光正等「父子兵」當時都表明支提林鄭月娥,本港首富李嘉誠當時沒有公開表明支持哪一個特首候選人,而其子李澤鉅、李澤楷均表明支持林鄭。